吉打华人大会堂
Dewan Perhimpunan China Kedah
Kedah Chinese Assembly Hall

No.8, Jalan Tanjong Bendahara, 05300 Alor Star, Kedah, Malaysia.
Tel : 04-7354016
HP: 017-4484016/013-4804016
Fax : 04-7358006
email: dpck1986@yahoo.com

Facebook : 吉打州華人大會堂Facebook专页

(一)创会立社

回溯我华裔先贤,高瞻远瞩,创会立社,奠定了我国目前五千个各类型社团的法定注册组织。独立以来,这些民间团体在推动政经、文教、康乐及公益福利等领域,以及在实践公民意识上发挥着一股不可忽视的民间建设力量。

国民意识之提高:我国自独立以来,国家发展日臻繁荣,国民意识日益提高,各种工商、文教、宗乡、体育、康乐、福利等社团组织,已不再自我局限于小圈子里,都相继以革新之精神,门户开放之姿态,积极参与建设国家,放眼世界之活动,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官民党社之合作:目前由于时代社会之变革,许多阻碍我国社会公平发展的问题,已非个别社团,政党机构所能单独解决,极需国家决策人,党团人士与民间各类型团体之沟通与配合,始能寻求出问题之症结所在。

(二)筹组吉打州华人大会堂

1979年杪,本州吉北、吉中、吉南之社团领导人,州内贤达及有远见之士,在吉打中华总商会(现名吉打中华工商总会)主催及领导之下,召开了第一次联席座谈会,初步交换意见,咸认筹组吉打州华人大会堂实是配合时代需求及顺应华社公意之当前任务。商议结果,一致同意由吉北、吉中、吉南三区分别召开华人社团代表联席会议,推举代表以筹组吉打州华人大会堂。

当时,植廉贵局绅承吉打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林朝宗局绅及嗣后继任会长拿督李成正局绅及诸理事之委托,负起主催及筹划之工作。在进行联络工作期间,获得吉打乡会青年团联谊会(吉打乡联青)之协助,使筹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在吉打中华总商会积极推动下,吉打州华人大会堂筹委会终于1984年10月5日正式产生,并于同年10月24日召开第一次筹委会理事会议。

在第一次筹委会理事会议中,一致议决敦请本州国会议员拿督余银山律师局绅以及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李成正局绅担任筹委顾问,同时成立六人章程小组,负责草拟会堂章程,并敦请法律界杰出人士曹志雄律师及陈成仁律师担任章程小组顾问。章程小组人选:主席张吉昌;秘书余兆铮;委员陈法盛、郑江湖、陈畅进、高庆传。

筹委会成立期间,一共召开了十九次各项会议,计:成立会议一次、筹委会理事会议七次、章程小组会议六次、理事及华团联席会议二次、选举委员会会议二次。

1985年5月22日筹委会召集全州华人注册社团假双溪大年华团联合会礼堂举行联席会议,与会代表达88名(社团单位:吉北24、吉中24、吉南13)。章程草案经代表热烈讨论后获得通过。

1985年6月5日进行申请注册。1986年3月22日获得正式批准。(社团注册号码为:426/86 KEDAH)

(三)吉打州华人大会堂正式成立

吉打州华人大会堂终于在1987年5月8日,假双溪大年明修善社大礼堂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产生第一届初选理事,经5月20日复选结果,产生以拿督植廉贵局绅为首的首届理事会。

理事会于1987年6月5日会议中通过,成立州内十二县委员会以加强理事会与州内各城乡村镇联系。在吉北、吉中、吉南三区副会长黄衍志局绅、蔡文庆、马利伟积极筹划下,于1988年2月6日之前先后成立了十二县委会如下:

吉打北区:

  1. 哥打士打县委会
  2. 古邦巴素县委会
  3. 浮罗交怡县委会
  4. 笨筒县委会
  5. 巴东得腊县委会

吉打中区:

  1. 瓜拉慕达北区县委会
  2. 瓜拉慕达南区县委会
  3. 铅县委会
  4. 锡县委会

吉打南区:

  1. 居林县委会
  2. 万达巴鲁县委会
  3. 华玲县委会

 

结语

在吉打州华人大会堂成立与成长的过程中,全州的华团与个别热心同胞都共同贡献不少的力量,然而在回顾与前瞻之间,深感本堂尚处于“开步走”的阶段,州内全体华团与每一位同胞都肩负一项重大的民族使命向吉打州华人大会堂灌注生命力。

我国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它具有丰富的天然和人力资源以及多姿多彩的多元社会结构特色。为了要达到公平享用天然资源,公平的运用人力资源和促进一个多元化结构社会平衡发展的目的,则有赖于建立民族之间“共存共荣”的基本观念。吉打州华人大会堂今后的使命将配合全国华总及各州华堂的步伐,为子孙的命运、为国家的安定和繁荣,做出赤诚的贡献。

首届卓越服务奖